行业最新进展:间充质干细胞帮助13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发表时间:2021-07-27 09:28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通常指脊髓受到外部影响,造成损伤部位及其以下部分瘫痪或全部瘫痪,它是致残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脊髓损伤主要通过手术脊髓减压来恢复其稳定性,或通过药物、高压氧等抑制其继发性损伤,但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症状,并未在神经功能方面得到根本改变。临床上急需新的治疗选择。 近日,耶鲁大学和日本札幌医科大学的研究者共同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患者,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中,13位接受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六个月后神经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超过一半患者的关键机能(如走路和用手)有了实质性改善。 该项试验证明了使用干细胞治疗这类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更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01患者在助行器下重新迈开了步伐 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八天,由于肛门出现感觉,评分提高到AIS B。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两周,出现下肢自愿运动,评分为C。在最终检查中(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184天),患者可以进食,并用带有座位的助行器装置开轮椅约100 m。 02患者再度完成独立的生活任务 一名47岁的男性因潜水事故造成了C5 脊髓损伤(AIS A)。患者的损伤等级评分在MSC治疗之前达到了C的稳定水平(AISC),但他仍然卧床不起。 他接受了47天的自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液。输注后的一天,他的运动功能迅速改善,评分降至D等级。SCIM-III也迅速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在间充质干细胞输液后的**天,他就能自己开车坐轮椅。患者在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2周获得了行走、爬楼梯的能力,在8周时独立进食,并在12周时自行置入导管。在最终检查中(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167天),患者能够执行多项独立的生活任务,包括穿衣和打扮。 03患者借助单尖拐走路 一名57岁的男子从2 m高处摔下,脖子过度伸直,导致C4 脊髓损伤(AIS B)。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前的等级评分在AIS C达到稳定水平,仍然卧床不起。 接受为期49天的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治疗。第1天,运动功能迅速改善,能够使用轮椅参加站立训练。两周内可以使用上肢矫形器进餐,并在三周内由步态训练器支持训练步行。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170天,他可以借助单尖拐杖走路。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209天,由于自我护理、括约肌管理和活动能力的改善,SCIM-III评分提高至79 。 04能够再度进行步行训练 一名43岁的男子在滑雪时摔倒并过度伸直脖子,导致C5 脊髓损伤(AIS B)。MRI显示颈椎管狭窄和无骨病变的脊髓损伤。间充质干细胞输注之前,患者的评分达到平稳状态,AIS评分为B,且卧床不起。 在脊髓损伤后的第51天,他接受了1.06×10 8个自体间充质干细胞输入治疗。输注后的一天,观察到运动和感觉功能迅速改善,评分升至C。随后运动功能持续改善, AIS评分在18周时变为D。在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189天进行最后检查时,他正在步态训练器的支持下进行步行训练。 05结语 脊髓损伤患者要想恢复神经功能,有效保护神经细胞是的决定性因素,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细胞以及激活损伤部位的内源性修复反应等途径达到对神经细胞的修复作用。 |